四大城市引领全国奇石市场_开荒保洁_IM体育官方/入口
首页>> 首页 > 服务项目 > 开荒保洁

开荒保洁 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服务项目 > 开荒保洁

四大城市引领全国奇石市场

更新时间: 2024-05-11 02:44:15 作者: 开荒保洁


  广州、南京、上海、柳州以其各自不同的优势发挥着奇石集散中心的作用。据统计,这四个城市的奇石交易量占到了全国的

  如今用“火热”二字来形容国内的奇石收藏一点也不为过,这从近日在广州芳村落下帷幕的一次奇石展销会上就能窥见一斑。作为广州有史以来顶级规模的奇石展销会,10天时间就吸引了35万人次,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奇石玩家400多位,奇石品种近200个,奇石数量过万件,成交金额达1200万元。有分析人士指出,这次交易会的根据结果得出,我国已形成了广州、南京、上海和广西柳州四大奇石市场鼎足而立的格局。

  据了解,目前从全国奇石市场的占有份额看,广州、柳州、南京、上海已成为全国奇石的四大购销地,约占全国市场的70%左右。而这四大城市也各领风骚、独具魅力。

  柳州以其得天独厚的奇石资源称雄于国内市场。柳州地处南亚热带岩溶地区,其喀斯特地貌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柳州的奇山秀水,因此柳州奇石资源十分丰富,不仅奇石藏量大、石种多,而且质量好、档次高,在海内外早有盛誉。据柳州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杨泽昭介绍,柳州奇石主要来自于4个地区,即来宾市的马鞍石、优兰石、彩陶石,武宣县的草华石,三江县的彩卵石和大化县的大化石。从近几年的全国奇石市场看,柳州奇石可谓风光无限,受到了众多藏家的青睐。

  广州则以发达的流通功能成为全国奇石的集散中心。6万奇石爱好者、200多家私人奇石馆、2000余家奇石经营户、三大奇石集散地——芳村、陈村和花都,这一些数据足以印证,广州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奇石集散中心。记者从广东省盆景协会雅石根艺委员会副会长蔡中华处了解到,现在全国各地的绝大部分奇石,如广西红水河石、内蒙古戈壁石等,都能在广州的奇石市场上找到,许多外省的奇石经营户也都在此落户。这些奇石不仅为全国其他省市提供货源,而且还销往东南亚等国家。再加上频繁的奇石展销会,将全国众多的奇石爱好者吸引到这里。有人统计,在2004年9月9日至10月1日仅20多天的时间里,在珠三角约100公里的范围内,就同时有7个相当规模的大小石展同时举办。有分析人士指出,如今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的奇石市场才刚露尖尖角,随着更多辐射力强、交通便利、配套完善的办展场馆的建立,广州的奇石交易将更加兴旺。

  南京则以其深厚的赏石文化渊源演绎出今天火热的赏石活动。南京自古就有“石头城”的美誉,是享誉中外的雨花石产地,也是中国四大名石灵璧石、太湖石、昆石、大理石的集散地。据史书记载,欣赏雨花石约始于明代,而历史上观赏、收藏雨花石者还有不少成了大玩家,如晚明四大书画家之一的米万钟就对雨花石情有独钟,不但亲自采石,还“自悬高价,广收奇石”。南京市赏石协会秘书长王增陵认为,正是产石和玩石传统这两大优势,让南京成了名副其实的全国主要奇石购销地之一。据他介绍,现在南京人玩石也不再局限于雨花石,随着栖霞石、太湖石、广西水冲石、内蒙古玛瑙石、新疆戈壁石等纷纷闯进南京奇石市场,人们也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。

  上海虽然不产奇石,但却以发达的城市经济和包容性极强的海派文化为依托,成为全国主要的奇石购销地。与其他几个奇石购销地不同的是,上海最讲究精品意识,其玩石品位高在全国可谓首屈一指。据了解,全国有影响的玩石大家,上海就占了不少,而有些大玩家手上就集中了很多精品甚至绝品。说起个中原因,上海奇石收藏家徐中庚认为,一方面上海是国际大都市,其百纳海川的特性,以及十分雄厚的经济购买能力,为其他省市打开市场创造了条件;另一方面受姑苏文化的影响,上海人对传统园林、山水画、奇石等都“情有独钟”。过去,玩石群体多集中于高官厚商、文人墨客,而现在随着大众文化的普及,奇石也被大众所接受。其中就有一批拥有较强经济实力的收藏者,他们看中精品,非精品不玩,这使上海成为全国奇石精品最多的地方之一。

  有分析的人表示,四大奇石购销地的形成与本地资源、经济实力、历史传统等都有很大的关系,但近年来奇石市场的悄然兴起,则是奇石收藏热的“助推器”。

  据了解,目前全国有名的奇石收藏交易市场就有20多家,在沿海经济发达区、旅游区,奇石交易更为活跃,有些甚至成为拉动该地区经济稳步的增长的重要力量。然而在10年前,要想在全国找出一家大规模的奇石市场还无处寻觅。

  杨泽昭在谈起柳州奇石市场的兴起时就深有体会,他和记者说,柳州有一个马鞍山公园,上个世纪初期,和其他公园一样,这里还只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,可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,突然有一批人自发地在公园里摆起了地摊,而摊主们正是“石农”。这些摊位不仅吸引了本地人,而且还引来了台湾、韩国的商人们,他们大都出手阔绰,花上几十万元连眼皮都不眨一下,每次买下的奇石都要用集装箱运回。这时,一支支专业的奇石打捞队应运而生,很多农民都纷纷“转业”,加入到这支新兴的队伍中,因此在马鞍山公园摆石摊的人也慢慢变得多。到了90年代中期,这里已建起了5条奇石街,200多家经营户安营扎寨,如今这一个数字则增加到了700多户。在马鞍山奇石市场的带动下,后来又出现了柳州奇石城、箭盘山奇石城,现在这3个市场已成为柳州最主要的奇石集散地。

  有专家指出,奇石市场的兴起实际上正是奇石收藏升温的一个重要体现。以广州为例,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广州每年奇石成交量达到5个亿。同样的状况也出现在柳州。柳州市赏石协会常务理事朱立新和记者说,目前柳州共举办了三届国际奇石节,而每一届的成交额都会有一个飞跃。第一届成交额为1千多万元,第二届为2千多万元,第三届达到4千万元。这一个数字还只是保守估计。由此可见,奇石收藏的升温催生了奇石市场,而奇石市场的兴旺又带动了奇石收藏热。

  俗话说“奇石无价”,人们看到,石市上的奇石价格五花八门,价格相差悬殊,价格层次从几十元到几万元的都有。而同体积和质量相差不多的品种,价格有些甚至相差几十倍甚至上千倍。广州石商李观云就向记者感慨地说:“如今奇石交易中,漫天要价的风气很可能会阻碍市场的加强完善。”

  徐中庚认为,奇石虽然属于稀缺资源,其价格确实很难有统一的标准,但有些石商将奇石价格炒得实在太离谱,如一枚小如拳掌的石头竟能标出1.3亿元的天价,这明显背离了市场的价值规律。在他看来,奇石进入市场后,既有文化价值也有经济价值,但文化价值是居于首位的,经济价值要服从文化价值,靠文化价值支撑,如果背离了这种价格体系,那么结果只能是阻碍其作为一种文化产品的流通,并对整个奇石市场和收藏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。

  但王增陵也表示,这种奇石炒作过高的现象只限于一小部分范围,绝大部分奇石的价格还是很正常的,这与奇石本身的资源稀缺有很大关系。如大化石以前几百元一块,现在连产地都没有了,资源慢慢的变少,而精品更是显得弥足珍贵,因此价格自然会涨起来。此外,其他艺术品如绘画、手工艺品等可以重复生产,而奇石是自然资源,无法复制,这一点也决定了其上涨的空间还很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