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 2024-10-24 10:20:40 作者: 地毯清洗
琉璃哥李先鹏火了。默默无闻地制作琉璃20多年,没想到在琉璃工艺渐渐被人们遗忘的今天,他会凭几支视频火起来。
俗话说“人红是非多”,李先鹏比较幸运,没有人在网上说他的坏话。因为他的行业看起来太酷了,也太苦了。
火山小视频里,李先鹏刚刚从1000多度高温的熔炉里取出一个火红的透明球体,他一只手快速转动“火球”,另一只手握着湿报纸修补火球的边缘,看上去气定神闲,但他却告诉我:“这是琉璃制作中最难也最累的一环。”
“必须一刻不停地转动火球,不然它就会变成液体掉在地上。”李先鹏从炉中取出的“火球”是半液体状态,必须在几秒内将它定型,否则很快就会冷却。
谁能想到,看上去晶莹剔透的古代名物琉璃,就是在这样简陋恶劣的环境里,由这种简单粗糙的工具做成。
从十几岁那年的暑假第一次接触琉璃开始,李先鹏的人生就和“吃苦”牢牢绑在了一起。
“做我们这一行的,不养老也不养小,平均岁数都在40岁以上。太苦了,没几个人受得了。”他说,有时他甚至佩服自己的吃苦能力。
在盛产琉璃的山东淄博,曾经1000多人的琉璃大厂,如今只剩稀稀拉拉的百来名工人。
恶劣的工作环境,与辛勤劳动并不匹配的收入,高强度的工作所承受的压力,让不少琉璃工人选择了放弃这门手艺,转入别的行业。
今年38岁的李先鹏还在坚持,从事琉璃制作20多年,他舍不得这门手艺,对这个行业仍抱有执念。
今天走进琉璃工人李先鹏的琉璃人生,看一看传统手艺人在这个“残酷”的新时代,又有哪些新活法。
李先鹏在网上上传了一段时间短视频后,发现很多人并不了解琉璃,更不知道琉璃是如何做成的。
琉璃在古代被称为“五色石”,因为它晶莹剔透的同时,还有多种颜色,看上去光彩夺目。
在古代,琉璃由于制作工序的复杂,在民间很难得到,人们把它看得比玉器还要珍贵。
到现代,我们每个人都能轻松在市场上购买到琉璃,但由于生产琉璃的手工匠人正在逐年减少,优质的琉璃成品也慢慢的变稀缺和昂贵。
在他的故乡山东淄博那座盛产琉璃的城市,和他一样从事琉璃制造的匠人正在逐年减少。
炎热的夏天,工作间依然40多度的高温,一个步骤没做完,工人们的衣服就湿了个透彻。
烫伤是每一个琉璃工人都会经历的事情,伤口的多少甚至成了一个琉璃工人从业资历的见证。
“琉璃刚取出来时有1000多度,不小心沾到皮肤上就会留疤,恢复至少要半个月以上。”
我问李先鹏身上有多少处烫伤,他笑着说数不过来。他只记得最严重的一次,他肩膀上的烫伤,半个月时间都没有痊愈。
但他说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,那种感觉就像被夏天被蚊子咬了个包一样,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。
这是李先鹏从十几岁起,就经历的事情。那时他还在上中学,暑假跟着做琉璃销售的父亲一起去琉璃厂消磨时光。
当他看见厂里的叔叔阿姨们用一根长长的铁棍,从火炉里取出一个个晶莹剔透、形状各异的”大火球“时,目光就被牢牢吸引住了。
后来这些“火球”又经过加工打磨,变成了精致透明的小动物和各类摆件,李先鹏动了拜师学习的念头。
那是1997年的夏天,40多度高温的生产间里,有一个孩子因为对琉璃的兴趣而忘记了炎热。
由于琉璃的原料是溶化后的液体水晶,如何用一根铁棍将液体从1000多度高温的炉子里取出来,就需要充分了解不一样的材料的特性。
最难的一步是取出琉璃后,需要不停转动1.5米长的铁棍防止液体掉在地上,从而给琉璃塑形这不仅需要技巧,更需要体力。
他们称这项工艺为“热塑”,塑形的时间以秒计算,慢了一两秒,液体可能就凝固成型了。
所以工人需要在取料前就在脑中构思好物品的形状,取料后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它。
“打个比方,我要做一只小鸡形状的摆件,摆件每大五公分,难度都会翻倍,因为他是热塑工艺,瞬间成型。“
最开始,李先鹏学了半年时间才开始制作一些小件,等到制作小件的技术成熟后,他开始挑战大件,完成更有难度的作品。
出炉时,大部分琉璃会炸裂破损,难度越大的物件成品率越低。有时制作了十件成品,最后只能剩下几件。
通常情况下,一件成品的制作周期根据作品的大小和难度,在一天到十几天之间。
1997年,一个普通琉璃工人的月薪在700元-800元之间,这在当时已算高薪。
22年后的今天,物价飞涨、琉璃的价格也在上涨,但工人们的工资却并没有正真获得质的提升。
对比这份工作的辛苦,很多人感觉自己的付出并没有正真获得应有的回报,因此慢慢的变多人选择了转行。
“做我们这一行的,都容易肌肉拉伤和扭伤。”由于每天都要拿铁棍快速转动琉璃液体,扭伤在所难免。
除了这种显而易见的伤害,不少人还会得咽炎,因为工作环境太干燥,空气里常年布满灰尘。
因此从业人员的平均岁数在40岁以上这类人上有老、下有小,最能吃苦。
“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吃苦,这门手艺将来怎么传承是个问题。”虽然李先鹏很想把琉璃手艺传承下去,但又苦于收不到徒弟。
他看好琉璃在未来的发展的潜在能力,2018年辞去了厂里的工作出来单干,接一些老客户的单子维持生计,只是为了多一些自由发挥的创造空间。
“不应该为了做琉璃而做琉璃,而是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。”他说,做任何一行,都应该全面发展,而不是满足于现状,止步不前。
他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创作高难度的大件,这让他觉得有成就感。至于工厂里千篇一律的做法,已经让他感到厌倦。
2018年,随着手机短视频软件在三四线城市的兴起,不少琉璃工人开始把工作时的短视频上传至网上。
由于李先鹏制作的大件比较多,视觉上更加吸引眼球,有些工人会把他的作品发到火山小视频上,意外地得到了不错的关注度,评论区里都是网友的支持和鼓励。
“具体何时火起来的不知道,只记得每次登上去都能收到很多评论和小红心。”李先鹏说。
有些火山上的粉丝为了看李先鹏做琉璃,还会特地从外地跑去淄博看他,大家都很热情。
与此同时,通过短视频了解琉璃、购买琉璃的人也变多了。他们会通过火山视频找到李先鹏,预定一些自己最喜欢的琉璃制品。
现在,李先鹏每天的上班时间被排得满满当当,白天制作琉璃,晚上和客户沟通、设计样品,平均每天工作11-12个小时,收入也比以前在工厂上班高了一些。
“虽然累一点,但挺充实的。”他说,琉璃市场需要有人一直更新和创作,否则跟着时间的流逝消亡是一个迟早的事。
在越来越多手艺人放弃琉璃的今天,李先鹏成为了少数几个还在坚持的人之一,他也不确定自己能否坚持一辈子,但此刻,他还有想完成的作品,他觉得他还能做到更多、更好。
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,还有非常多宝贵的东西可以让我们付出时间去让更多人知道。感谢这些即使知道无法烘暖天空,也依然选择举起火把的人。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: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 监督邮箱: